信物—那些能被时间沉淀下来的真挚

导语: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,总有一天我们开始逐渐理解,我们收获的不过是一段又一段的故事, 穿过名利浮华的虚妄,在苍穹下,鹰飞起时,总有一些人爱过你虔诚的灵魂。
 

伊斯坦布尔有一座根据帕慕克的同名小说所设立的‘纯真博物馆’,全世界慕名而来的人所参观到的展品皆是一些极度普通的日常之物:盐瓶、小狗摆设、顶针、笔、发卡、烟灰缸、耳坠、纸牌、钥匙、扇子、香水瓶、手帕、胸针以及4213个烟头等。

这些对于其他人毫无意义的东西,却是小说之中的男主角在2864个日子里一锱一铢收集起来的关于自己所深爱的女孩的点滴记忆。这是一座关于爱的博物馆。它真正试图陈列的,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。

再寻常的事物,也会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凝固下了某个人身上的气息、婆娑的指纹而变得特殊起来。当物变成了“信物”,由一个人的手传递到了另外一个人手中,这是一个被赋予意义的过程。从此物件承担了连结的使命,变成一个物化情感的载体,记录下了那些看不见的存在,比如那些真挚的情感,比如那些与此相关的记忆,比如那些悄然逝去的时间。被逐渐磨出情感的旧物,生长出了与你的默契,就如同被时光雕刻出的有温度的灵魂,带着呼之欲出的剧情感。这些,都是我们看不见却能够感知到的。

信物之所以珍贵,并不是因为物件本身的价值,而是因为那些与你产生的联系。人和物件发生的关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连结而意义深远。 信物是一个符号、一种象征,刻录下那些对你而言重要的人附着的能量和停留的“场”,捕捉下他们的温度、指纹和痕迹,存放下一段情感信息和记忆,寄托着两端的信念和思念。

约翰·伯格在写到母亲时候说:“世间没有什么比爱更为重要,我说的是那些虚情假意之外的真挚情感。”爱是一种唯一能抗衡地心引力的力量,能让我们超越时空的维度而感知到的存在。我们说的爱是一种包涵了亲情、友情、爱情...等等一切人与人之间、人与物与时间空间等等抽象事物的连结关系。
 

我们讲述的爱是世间一切温暖真挚的情感。而正是信物这些凝固下美好情感的物件作为证据而存在,让我们在这个孤寂的星球上依然相信美好,并且充满了勇气和力量。物件可能在光阴辗转之中变得陈旧、破损,可是我们心中珍藏着的关于爱的信物,却是时间洪流无法冲走的。

言语,是沟通的手段,可在浓烈的感情面前,却显的那么笨拙。物静无心,更不懂情意为何,与情海之人却是一种相思的寄托,犹是定情之物,更是一种深情的表达,弥足珍贵。最伟岸的爱,不是你一定在身旁,而是“你若安好,便是晴天。”最长情的告白,不是我爱你,而是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也正是这样,爱是宽广的,它存在生活的点滴中,它可素面见人,亦可高贵无暇。而最后,都回归一份真情与平淡。

《诗经》有云:自伯之东,首如飞蓬。岂无膏沐,谁适为容。时光静好,与君语;细水流年,与君同;繁华落尽,与君老!所有的浪漫,都从初见的定情信物开始。无论是世俗公认,还是彼此之间的约定,都是爱的宣言,爱的见证。小小一件,随身携带,寄情思,虽无温度,却暖心。互赠信物,犹如交换了彼此的心愿,终不易志。

若讲缘分,“遇”即是“玉”。谁能跳脱有缘千里来相会的遇见?爱,是缘分彼此的媾和。佛言:擦身而过。而玉言:一眼万年。时光的不经意,造就了这份存在。而多少时空的交错、离合、巧合,才让人与人相遇、人与物待见。如若,此生以一情物与君,我想翡翠应当是能诉衷情的唯一,安然若素,无需点缀。
 

———— / END / ————

—如果喜欢,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—

我们一起不负美好时光~

返回资讯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