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信物都有哪些?

序言

从相遇到相识,从相知到相爱,从相伴到相守。中华的含蓄之美延续了几千年。有了情感信物,那一番爱意便得到了最好的传达!不管是爱情信物还是亲情信物,人们的心里都会荡漾起温暖而甜蜜的微波。也许是会心一笑,也许是感动不已,总之幸福与甜蜜溢于言表,欣慰与安心展露无疑,毕竟它见证了一段情感,记录了一段甜蜜和感动;
 

我出东门游,邂逅承清尘。

思君即幽房,侍寝执衣巾。

时无桑中契,迫此路侧人。

我既媚君姿,君亦悦我颜。

何以致拳拳?绾臂双金环。
 

百度词条里被作为凭证的物品暨被称为信物。在古代,会以情书,诗歌,器具,香囊,同心结、玉石等作为信物;在现代,信物的种类则变得五花八门,例如玫瑰,戒指项链饰品,再或者是香车,别墅等奢华大件。总之,在人们心里信物与爱情密不可分。
 

信物的起源
 

一件普通的物器,交到异性手里,附载其中的精神价值显而易见,它构成了一种契约,犹如金箍棒在地上画出的圆圈,使小小的领地变成祭坛,一方面阻止爱欲的入侵,一方面在于自我约束,在空白的时光里独处时,可供怀念以及对两人的明天展开虚构幻想。那么,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信物,它又有何起源呢?
 

回顾信物的历史,信物主要特指爱情信物,它的发展史长得让人难以一一追溯。也许要从天地成形、人类诞生时,伊甸园里亚当献给夏娃的那个苹果信物开始算起 。有了这个爱情结晶,才有了人类的繁衍生息。
 

古代信物的常见代表
 

在中国古代,定亲遵循的是“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”,而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却常有用信物来定情的做法;迫于礼教和社会压力,交换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双方私下进行,他人无从知晓。那么信物一般有哪些呢?
 

以前的人类思想纯洁,男女之间只要两情相悦,任何物品都可以代表彼此的爱情。无论是一头猎物,一块兽骨,还是一朵小花,一粒石子,又或者一只贝壳,一片树叶,一枚绣花针… … 都可能成为让对方心动的爱情信物。古代的代表有——一粒红豆、一个香囊、一把木梳、一个绣球、一个玉镯、一枚戒指等等。
 

1、香囊——何以致叩叩?香囊系肘后

香囊又名香袋、花囊,用丝线缠成,多种香味浓烈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。先秦时,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佩戴编织香囊以示敬意;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,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。
 

《红楼梦》里林妹妹也曾给宝哥哥做过香囊,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她的情思。有一回写黛玉误会宝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,赌气把正在做的另一个剪了,香囊却是宝玉贴身戴着,怎么会送人?当芳华不再、红雨落尽的时候,见香囊犹见伊人,却只怕宝玉已是不忍再看了。
 

2、玉佩——何以结恩情?美玉缀罗缨

“玉之美,有如君子之德。”古代君子如玉一般,讲究恭敬平和,温润悠远之爱。《周礼·玉藻》云: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。”《古诗笺》中释说:“以玉缀缨,向恩情之结。” “罗缨”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,以示人有所属。使“结缡”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。
 

3、篦梳——结发同心,以梳为礼

我国古时候,送梳子有私订终身,白头偕老之意。古代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习俗,所谓“一梳梳到底,二梳白发齐眉,三梳子孙满堂”,既包含了家人美好祝愿,也有爱意传递。
 

4、手镯——何以致契阔?绕腕双跳脱

隋唐至宋朝,妇女用镯子装饰手臂已很普遍,称之为臂钏。初唐画家阎立本的《步辇图》、周肪的《簪花仕女图》,都清晰地描绘了手戴臂钏的女子形象。
 


 

5、耳环——何以致区区?耳中双明珠

我国女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。最早的记录见于《山海经》“青宜之山宜女,其神小腰白齿,穿耳以鎼”,《三国志》中诸葛恪说:“穿耳贯珠,盖古尚也。”
 

6、戒指——何以道殷勤?约指一双银

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,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,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。
 

7、缠臂金——何以致拳拳?绾臂双金环

“绾臂双金环” 指臂钏,又称缠臂金,这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缠绕于臂装饰,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。所盘圈数多少不等,少则三圈,多则五圈八圈,并有花、素之分:镂刻有花纹的,称“花钏”,素而无纹的,称“素钏”。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,所见都为数道圆环,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。
 

8、簪 - 何以结相于?金薄画搔头

它常是男士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,女子也经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,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因一支发簪而发生。现在流行的发簪几乎完全复制了古代发簪的外形和用料,金、银等贵价原料依然是女子的最爱。
 

9、罗裙——何以答欢忻?纨素三条裙

古时布帛门幅狭窄,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,因有“裙”的名称。古代“裙、群”二字同源,汉刘熙《释名•释衣服》:裙,群也,连接群幅也。汉辛延年《羽林郎》诗:“长裙连理带,广袖合欢襦。”
 

10、头发——青丝一缕随身寄,妾身如丝永相随

青丝,“青”与“情”,“丝”与“思”。最早的《诗经》中“自伯之东,首如飞蓬。岂无膏沐,谁适为容”,凌乱的发丝,那是对远行的良人的思念;
 

信物的发展演变

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改变,爱情信物的意义也在悄无声息的变化着。爱情信物逐渐变了味道,爱情信物已经从注重 “含情量”演变为注重“含金量”。从前,爱情信物是男女情感的承载物。男女双方并不注重这个物体本身的价格,而是心仪蕴藏在信物中的情意价值。而现在人们出于各种因素造就的爱情与婚姻,早已偏离了爱情的轨道,脱离了爱情的本质,其爱情信物也不再纯粹,它已经延伸为一种彩礼的形式,一辆高级跑车,一枚百万钻戒,一幢豪华别墅,那已是一种市场的交换罢了,却充满了铜臭味。
 

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,精神文明变得匮乏了。人们的思想与价值观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,人们注重情过情人节,却不在乎身边的情人是谁,而是互相攀比收到玫瑰的多少与价值。爱情或像情人节后丢弃在街边垂死的玫瑰,没有光泽,不再诱人。爱情信物也像那街边枯死的玫瑰花一样,没有了光泽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。 当人们把爱情信物置放于手心之时,也许即意味着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,也意味着彼此之间的遗忘与背弃只是反手之间罢了……
 

瑞天琳翡言翠语

有人说爱情是神圣的,信物因爱情的伟大纯洁而神圣。那些朴素而美妙的爱情信物静静地呆在某个地方,等待真挚的爱将它拾取,等待手心与手心的传递,等待为人间一份生生死死的恋情作美好的见证。当满头青丝飘雪,满脸水润变成褶皱,那些最初的感动与爱恋仍然铭记于心;不论是青梅竹马长相厮守,还是走过千山万水后相聚在一起,那份爱情信物依然保留着当初手心的温度与灼热气息… …
 

不管时代价值观如何演变,我相信,在人世间爱情永远存在着,只是它存在于空濛的眼睛看不到的地方,存在于被利益诱使的双手无法够及的地方,存在于被污染了的心灵无法企及之地。愿美好的爱情天长地久,原爱情信物的文化源远流长。当爱的感觉逐渐遗忘时,静下心来,听一听血脉里涌动的潮音,回味下曾经美好的时刻,留意过往的感情信物,那些丝絮和怡情怎不令你神往动容?瑞天琳,专注于翡翠信物优选,不负美好时光,永远守护你的幸福。
 

·end·

—如果喜欢,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—

我们一起不负美好时光~

返回资讯列表